2024 年 04 月 20 日
人才队伍列表
黄勇
发布时间:2023/01/20


黄勇,工学博士,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生导师。1991年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系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同年执教于哈尔滨市交通局职工中等专业学校,任助理讲师。1994年就职于中日合资哈尔滨川田计算机开发有限公司,从事桥梁设计及相关计算机软件开发工作,任工程师,其间在日本川田技术系统株式会社研修工作近3年。2001年师从廖振鹏院士攻读博士学位,2002年就职于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任副研究员,2009年获博士学位2022年任研究员。主要从事桥梁抗震和结构健康监测方面的研究。主持的国家级科研项目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已参加或主持的科研项目,包括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共计34项。发表论著2部,学术论文70篇(第一或通讯作者47篇,SCI检索8篇,EI检索17篇,ISTP检索5篇),参加了国家标准《GB50909-2014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的编制工作。指导硕士研究生13人、博士研究生1人,已毕业硕士研究生8人。

 

联系方式:

办公电话:0451-86656152

邮箱:huangyong@iem.ac.cn

 

主持的主要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约束连接系统抗震性能研究(51278471),20132016,项目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重大工程地震紧急处置技术研发与示范应用”课题“重大工程安全运行地震风险评估关键技术”专题:“重大工程复杂系统地震耦合作用分析”2017YFC1500800B1-02),2018 2020,专题负责人。科技部。

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地震保险损失评估模型及应用研究课题地震保险承灾体易损性模型研究专题:在建桥梁结构的易损性分析模型2018YFC1504602-04),2018 2021,专题负责人。科技部。

4)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地震防御与应急救援技术研究子专题:特殊地震环境下工程结构损伤识别研究”(2006BAC13B02-0207)20062009,子专题负责人。科技部社发司。

5)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寒区城市高架桥支座系统抗震性能研究(E201262),20132014,项目负责人。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

6)地震科学联合基金面上项目:HHT方法研究及其在桥梁损伤检测中的应用(105019),20052006,项目负责人。地震科学联合基金会。

7)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基金项目:改进HHT算法及其在桥梁健康监测中的应用(2007B01),20072010,项目负责人。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8)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基金项目:大中城市地震灾害情景构建重点专项桥梁工程震害预测与情景分析(2018QJGJ06),20182020,项目负责人。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9)中国地震局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重点实验室重点专项:城市交通系统抗震韧性评价标准研究(2021EEEVL0313),2021.102023.9,项目负责人。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代表性论著

[1] Yong Huang, Junjie Wang, Weijie Le, Liang Zhang, Junsheng Su. Study on mechanical behaviours of rail fasteners and effects on seismic performance of urban rail viaduct[J]. Structures. 2021, 33, 3822-3834. SCI检索)

[2] Wenshan Li, Yong Huang(通讯作者), Guangming Xie. A Study on the Mechanism of Impact between Curved Bridge Segments Using Nonsmooth Dynamics[J]. Shock and Vibration, 2020. https://doi.org/10.1155/2020/5217165 SCI检索、EI检索)

[3] Hongxu Li, Yong Huang(通讯作者), Endong Guo. Construction Stage Seismic Vulnerability Evaluation of a Continuous Girder Bridge with the Cast-in-Place Cantilever Construction Method[J]. Advances in Civil Engineering, 2021. https://doi.org/10.1155/2021/9915947. SCI检索)

[4] Wenshan Li, Yong Huang(通讯作者), Zikai Xie. Machine Learning-Based Probabilistic Seismic Demand Model of Continuous Girder Bridges[J]. Advances in Civil Engineering, 2022.SCI检索)。

[5] Lin Zu, Yong Huang(通讯作者), Wenshan Li, Haoyu Zhang, Liwen Cai. Seismic damage analysis of Yematan Bridge under near-fault earthquakes[J]. Structures. 2022, 41, 586-601. SCI检索)

[6] Huizhong Xiong, Shengtang Jiang, Yong Huang(通讯作者), JianZhang. Seismic vulnerability analysis of simply supported continuous bridge during construction[J]. Multidiscipline Modeling in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2022. SCI检索)

[7] 李红旭, 黄勇(通讯作者), 郭恩栋. 服务于保险的桥梁施工阶段地震易损性分析[J].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2022, 43(4): 549-556.

[8] 黄勇,张良,车泽鑫,信建军. 多铅芯橡胶支座水平力学性能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 2018, 51(2): 54-61. EI检索)。

[9] 黄勇,王君杰,韩鹏,董正方,郭进. 考虑支座破坏的连续梁桥地震反应分析[J]. 土木工程学报. 2010, 43 (2), 217-223. EI检索)。

[10] 黄勇,廖振鹏,刘启方,谢志南. 直管损伤识别的一种简化方法[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08, 28(6): 56-67.

[11] HuangYong. The performance of girder bridges in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and a new method for seismic protection[C]. The 14th World Conference o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Beijing, China, 2008.

[12] Y. Huang, C.J. Yan and Q. Xu. O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and Hilbert vibration decomposition for earthquake motion records[C]. The 15th World Conference o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Lisbon, Portugal, 2012.